三峡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500)
一、培养目标(包括人才定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充分发挥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独立承担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工作的研究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为:
(一)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求真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专业所必需的实验、测试、设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材料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生产控制、工艺设计、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三)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基本的听、读、写的能力,并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非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三、研究方向(方向名称、描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是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于2019年获批,2020年开始招生。其前身为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单设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经不断融合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功能晶态材料、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材料加工工程等学科方向,学院围绕相关研究方向不断加强师资力量与平台建设,在基础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形成了较强特色与影响力,为宜昌及周边地区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过硬本领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
本专业以国家级能源和环境材料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地方联合石墨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化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以及多个省部级平台为依托,形成了一只充满研究活力、科研产出一流的教师队伍,博士率95%,国家及省部级人才20%,省部级创新团队4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45项,其他纵横向项目100余项,在Adv.Mater.、 J.Am.Chem.Soc.、 Angew.Chem.Int.Ed.、Nano Engery、《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三高质量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0余项,转化20余项,获省部级一、二等奖10项,主导化学学科进入ESI1%学科。
学院关爱研究生成长,注重“包容、诚信、弘毅、感恩”文化理念教育,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及工作室环境建设,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培养的大批优秀研究生目前已在ATL、CATL、比亚迪、上海杉杉、吉利汽车、深圳贝特瑞、厦门钨业、比亚迪等国内新能源龙头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及品质管理工作,同时有大量研究生到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如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福建物质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一)材料物理与化学
主要围绕高效能量转换/存储/输运新材料、光电信息材料等,从电子、原子、分子界观与微观结构等多层次上研究材料的结构及其与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材料的合成方法、先进表征手段、加工工艺,利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新器件的设计和研发。
(二)材料学
主要围绕能源环保材料和复合功能材料等,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及结构、合成制备及加工工艺及使役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材料设计、制备、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强、高韧、耐热、耐磨、耐腐蚀材料;光电信息材料;纳米材料;能源环保材料。
(三)材料加工工程
以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材料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与结构形成规律和控制技术。针对材料的制备理论、表面工程、材料的循环利用、材料加工过程的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使材料加工能够满足使用功能和服役寿命与其要求。
(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以高分子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研究高分子材料制备、结构、性能、成型、服役及其相互关系,为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制造、使用及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高分子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提供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改性;有机化工材料;高分子材料结构与功能;高分子材料老化与降解等。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模块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方式 |
修课要求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公共 基础 课 |
090000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考试 |
必修 |
1 |
8学分 |
0900000003 |
自然辩证法 |
16 |
1 |
考试 |
必修 |
1 |
1400000001X |
第一外国语(英语) |
64 |
4 |
考试 |
必修 |
2 |
0900000005Z |
工程伦理课 |
16 |
1 |
考试 |
必修 |
2 |
专业 基础课 |
1000000002Z |
数理统计 |
48 |
3 |
考试 |
必修 |
1 |
不少于10学分 |
1000000003Z |
数值分析 |
48 |
3 |
考试 |
必修 |
1 |
1708050003X |
材料工程概论 |
32 |
2 |
考试 |
选修 |
2 |
1708050004X |
材料制备与加工原理 |
32 |
2 |
考试 |
选修 |
2 |
1708050005X |
现代材料综合分析 |
32 |
2 |
考试 |
选修 |
2 |
1708050006X |
材料工艺与应用 |
32 |
2 |
考试 |
选修 |
1 |
1708050007X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32 |
2 |
考试 |
选修 |
2 |
专业课 |
1708050008X |
金属与陶瓷材料 |
32 |
2 |
考试 |
选修 |
2 |
不少于6学分 |
1708050009X |
新能源材料及应用 |
32 |
2 |
考试 |
选修 |
2 |
1708050010X |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
32 |
2 |
考试 |
选修 |
2 |
1708050011X |
功能材料及应用 |
32 |
2 |
考试 |
选修 |
2 |
1708050012X |
电化学 |
32 |
2 |
考试 |
选修 |
2 |
1708050013X |
高分子材料 |
32 |
2 |
考试 |
选修 |
2 |
公共 选修 课 |
|
研究生院统一公布 |
|
|
|
|
|
不少于2学分 |
|
|
|
|
|
|
|
|
|
|
|
|
实践环节 |
1708050014X |
科研实践 |
|
4 |
|
必修 |
|
不少于6学分 |
1708050015X |
学术交流 |
|
1 |
|
选修 |
|
0000000020Z |
社会实践 |
|
1 |
|
选修 |
|
0000000020Z |
助管和辅导员 |
|
1 |
|
选修 |
|
0000000020Z |
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 |
|
1 |
|
选修 |
|
补修课 |
1708050016X |
材料科学基础 |
|
|
|
|
|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需补修且不计学分 |
1708050017X |
材料概论 |
|
|
|
|
|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6学分,实践环节不少于6学分(其中科研实践4学分,其它实践2学分)。
五、实践环节(实践内容、实践方式、时间及学分、要求与考核等)
实践环节包括科研实践、学术交流、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科研实践为必选项,计4分),实践环节总共不少于6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科研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需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课题,从事社会调查、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等工作,参加研究组的组会和研讨会,撰写文献综述报告、研究论文等,鼓励用英文汇报讨论和撰写论文,由导师和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计4分。
(二)学术交流
研究生就读期间,参加校内学术会议或讲座不少于12次,并在校内外公开做报告1次以上,鼓励导师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由导师和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合格者计1学分。
(三)社会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可根据学习、科研和工作需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填写社会实践考核表,由相应的组织者或导师与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一次活动计1学分。
(四)助管和辅导员
强化研究生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承担学校职能部门、各学院管理部门的辅助管理、实验室管理、学生咨询服务等工作,不少于6个月,由相应的组织者或导师与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计1学分。
(五)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
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类学科竞赛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活动并获得奖项者,计1学分,由相应的组织者或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
六、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充分发挥集体指导和团队培养的优势,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坚持科教结合,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研究生培养,重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节,加强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
(二)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国际、国内合作平台,努力推动联合培养、学分互认、海外实习、短期交流等研究生培养国际化进程,鼓励并创造条件资助硕士生赴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访学、研修。
(三)研究生入学后两周内,应在导师(组)指导下,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录入到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个人培养计划应包括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科研训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同时打印纸质版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经导师、学位点负责人签字后交学院存档,学生个人留存一份,培养计划一经确定不允许随意改动。
七、中期考核(考核方式、时间及内容等)
中期考核是研究生按照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规定环节获得规定学分后,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对研究生品质、专业情况进行的全面考核。一般在第四学期内完成,它是检查、督促研究生加强自身修养,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培养质量的有效机制,中期考核以答辩形式进行,考核内容主要有1、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安排进行;2、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3、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4、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中期考核评议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两种。中期检查合格者,根据考核组意见,继续进行论文研究与写作工作。中期考核未合格者将不能进入学位论文工作,根据考核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其导师应及早调整方案,可于3个月后再次申请检查。再次申请仍不合格者,推迟中期考核并缓期学位论文答辩。
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论文答辩及授位要求等)
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既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一)论文选题
硕士生应在广泛阅读文献和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和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现状的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课题选择尽可能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相结合。研究课题选择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研究等,但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理论意义或实践应用价值。
(二)论文开题
相关要求遵照《三峡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规定(暂行)》执行。
(三)论文中期检查
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学位论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加强论文中期检查。相关要求遵照《三峡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规定(暂行)》执行。
(四)论文撰写和质量保障
规范学位论文撰写,遵照《三峡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执行;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关于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遵照《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办法(试行)》(三峡大研[2018]5号执行。
(五)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时,在满足其他培养要求外,且科研成果满足下述条件1至3中的一项:
发表一篇三类高质量论文;
授权一篇发明专利;
发表一篇三峡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导期刊论文。
为规范学位授予资格审核和保证学位授予质量,遵照《三峡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认定标准》(三峡大研〔2019〕47号)文执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环节,论文全文重复率不得高于30%。
说明:本培养方案适用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
九、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国家科学评论(英文)
科学通报(英文版)
镁合金学报(英文)
纳米研究(英文版)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催化学报
能源化学(英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复合材料学报
钢铁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Nano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