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峡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2022届毕业设计(论文)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以姓氏笔画为序)
组 长:李东升
副组长:孙小华
成 员:丰平、刘杨、孙盼盼、李德莹、余海洲、赵疆、李双、吕晓伟、晏佳莹
秘 书:林芝
二、选题及要求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应紧密围绕“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科研、生产实际、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要求。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应来自生产实践,倡导基于问题、基于项目、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工作量及任务目标适当的课题。课题安排应符合本科生知识、能力、水平和工作条件的实际,满足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量的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工作量饱满,并能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努力完成任务。
1.课题应体现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和综合性,每年改进题目和新题比例应在70%以上。课题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际、社会实践的课题总数应≥80%。工程类专业应有设计和研究两方面的课题,且工程设计型课题应在80%以上,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2.课题类型分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两大类,毕业设计包含设计型和软件开发型,毕业论文包含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
3.毕业设计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确需团队合作方能完成的,可由多人进行共同研究,一般每项选题最多不超过3人,必须明确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在题目上加以区别,使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
4.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确有更改必要时,应由学生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送学院备案。进行到毕业设计(论文)总时间的三分之一以后不允许更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5.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由讲师及以上职称(含相当职称)的教师担任。高级职称教师必须参与指导毕业设计,首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需填写《教师首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各系主任同意,主管教学院长批准。
6.指导学生人数要求:
首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4人
中级职称(含相当职称)教师指导学生人数≤4人
高级职称教师指导学生人数≤8人
7.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原创性审查作为学生毕业答辩资格审查中的一项,重复率超过30%的学生不得答辩,对于第一次查重中重复率超过30%的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修改;若修改后的最终重复率还是超过30%,学生将不得答辩,老师将取消带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
三、 2022届毕业生和指导教师情况
本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39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35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51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52人。
我院各系具备指导教师资格在岗教师(含外挂)共计:40人。
材料工程系:9人 材料科学系:12人 化学工程系:19人
四、2021年秋季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日程安排
工作要点 |
工作程序和要求 |
第六周 10月15日前 |
审定指导教师资格 |
首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需填写《教师首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 |
申报课题 |
各指导老师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已传附件和群共享)”,交各系主任汇总,于10月15日前报教学办。 |
第七周 10月22日前 |
评审课题 |
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审核(10月22日)。 |
确定课题 |
教学办汇总评审意见,反馈指导老师修改并确定课题。指导教师进入“教育教学综合服务平台(2019新版)”录入审核通过的课题,完成后提交系主任审核。各系主任在系统完成课题审核工作。 |
召开动员大会 |
分专业召开教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由系主任宣讲管理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增强教师和学生认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性,讲解学校和学院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要求师生学习《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并加强诚信教育,杜绝弄虚作假和抄袭等不良行为。学生签署“学术诚信承诺书”。 |
第八周 10月31日前 |
课题双选 |
学生进入“教育教学综合服务平台(2019新版)”进行选题。 |
各系(部)主任根据学生选题情况、性质和难易程度,结合指导教师意见,双向选择,最终名单11月1日公布。 |
第十周 11月12日前 |
正式见面 |
各指导老师与毕业生见面,向学生宣布毕业设计(论文)具体要求及有关规定。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综合服务平台(2019新版)”提交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应具体、详细),学生自行下载,并按时按要求完成。 |
第十周 |
发放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
毕业设计(论文)一律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稿纸和封面,以班为单位到教学办领取。 |
第二十周 1月21日前 |
完成两大件 |
学生在系统提交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二项成果,指导教师完成各项成果的指导批阅。 全体学生按我院规范化要求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两项成果。详情见《材料与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1. 开题报告的正文撰写要求字数不得少于2500字,参考文献(含外文资料)15篇以上;英文文献不低于3篇; 2. 外文翻译应与课题相关,且有出处。 |
注:每个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必须有申报书和任务书。
五、毕业设计(论文)2022年春季学期日程安排
工作要点 |
工作程序和要求 |
第二—三周 3月11日前 |
学院自查 |
全面对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的完成情况及写作规范进行检查。 |
教务处抽查 |
督导团老师抽查和各学院互查。 |
第八周 4月15日前 |
提交成果 |
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初稿至管理系统。 |
第九周-第十二周 5月13日前 |
论文修改、查重、定稿、评阅、交叉互评 |
在系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查重、定稿提交等工作;评阅教师批阅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完成交叉互评。 |
第十三周 5月20日前 |
形式审查答辩资格审查 |
答辩委员会根据规范化要求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进行形式审查,确定学生是否具有答辩资格。答辩分组安排录入管理系统。 |
第十四周 5月23-5月29日 |
毕业答辩 |
1. 各答辩小组对学生逐个进行公开答辩,答辩结束后各系(答辩组)推荐校优(按学校下达的指标进行); 2. 督导团老师对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进行抽查,对答辩情况进行巡视。 |
第十六周 6月10日前 |
上交答辩成绩及相关材料 |
答辩结束,各答辩组将毕业设计(论文)单科成绩报表、毕业设计工作量统计表和申报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名单及成果(含电子文档)等交教学办。 |
学院评优 |
学院答辩委员会委评审本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确定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名单。 |
上报教务处 |
本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和推优成果报送教务处。 |
第十七周 |
缓答辩 |
2022年6月17日后安排二次答辩(补答辩)。 |
注:报送优秀论文全文电子档的具体要求:
1. 推荐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必须准备简概电子版(即小论文),简概格式要求与发表论文格式相同,内容篇幅在3000汉字或小4号汉字(含图)A4纸5个页码以内。
2. 论文电子文档格式为WORD2000或更高版本的“DOC”文件和经过转换不包含作者信息的PDF文档。电子文档内容包括纸质本论文的全部内容:封面页、目录、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电子文档的排版应符合学校对学位论文统一规范的要求。
我院各专业文件名格式为: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11075_080405_学号. PDF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为:11075_080414T_学号. PDF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11075_081301_学号. PDF
3. 各指导老师要对学生提交的DOC、PDF文档认真检查验收,尤其是PDF文档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文件名是否符合要求、插(附)图、表是否完整、完好;②总页码与目录是否一致,中间是否缺页;③封面页、目录、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各项内容是否齐全。④PDF文档不包含学校名称、作者、导师、致谢等信息,以便于论文网上盲审,同时为保证作者论文版权,请在转换成PDF过程中应用安全属性(如禁止复制等)。
4. 拟推荐为“校优”的毕业设计(论文),其重复率不得高于25%。
六、2022届毕业设计(论文)进程
起止日期 |
要求完成的内容及质量 |
2021年10月31日至2022年4月15日 |
完成课题起止总时间; |
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下午) |
各指导老师与毕业生见面,向学生宣布毕业设计具体要求及有关规定,下达任务书; |
2021年11月12日至2022年1月21日 |
整理收集资料,明确课题任务,完成两大件: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
2022年1月22日至4月15日 |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完成论文结构的设计和撰写论文,提交成果; |
2022年4月18日至5月13日 |
完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并提交查重; |
2022年5月14日至5月18日 |
教师批阅、互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 |
2022年5月21日至5月29日 |
毕业答辩; |
2022年5月30日至6月10日 |
成绩评定及推优工作。 |
本计划自发布起执行,教学办负责解释。
材料与化工学院教学办
2021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