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按照《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2]2 号)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具体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比赛目的与任务
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线上线下相融合,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参赛项目要求
1. 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2. 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 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4. 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 35 岁(1987 年 3 月 1日及以后出生)。
5.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6. 各学院和校园孵化器运营方(宜昌求索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并确定参赛项目在大创网报名成功,若校赛组委会发现不符合参赛资格以及未在大创网报名成功情况将直接核减入围校赛项目数。
四、赛道设置
第七届三峡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高教主赛道(具体参赛要求见附件 1)、“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具体参赛要求见附件 2)和产业命题赛道(另行发布)。
五、名额分配及比例
(最终名额根据省赛通知进行调整确定)
各学院本科学生参加大赛项目数应不低于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5%(即每 100 名学生应报名 5 项),研究生参加大赛项目数应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的 7%。各学院参赛总人数应不低于全日制在校总学生数的 15%。各学院推荐入围校赛项目数根据大创网报名项目总数及历史成绩核定,学院按不超过本学院报名项目数 10%的名额。(统计日期截至 5 月 12 日)
奖励指标:上一年度每获国家铜奖及以上奖项 1 项,增加 2 个入围校赛名额,每获省级铜奖及以上奖项 1 项,增加 1 个入围校赛名额,名额按获奖奖项就高原则不累计。达不到参赛数量的学院按比例减少入围校赛项目数。
校友项目:各学院应积极联络创业校友,对毕业 5 年内的符合大赛报名要求的校友项目,可单列指标。校园孵化器运营方推荐进入校级决赛项目不超过 20 项。
六、比赛流程及安排
比赛采取学院和孵化器推荐、校赛网评、现场赛和排位赛四轮赛制。
(一)参赛报名
参赛团队须通过登录大赛官网“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成功方可参加比赛,否则无效。网上报名成功后,团队须将参赛材料提交至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或校园孵化器运营方审核。学院应指导学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上填写准确完整的项目及成员信息,其中参赛成员所在院系一栏应填写三峡大学各学院标准名称(如:水利与环境学院),项目归属以报名系统中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为准。
(二)
学院和孵化器推荐
未入驻校园孵化器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负责收集参赛项目资料,审查项目参赛资格、学生参赛资格、指导教师资格,并举行院内选拔赛。入驻校园孵化器的项目由校园孵化器运营方负责收集项目资料,审查项目参赛资格、学生参赛资格、指导教师资格,并组织选拔赛。初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由各学院和校园孵化器自行决定。各学院和校园孵化器在 5 月 16 日前完成初赛,遴选优秀项目排序推荐至校级复赛,推荐项目的所有信息应与报名系统信息一致。
(三)校级复赛
1.校赛网评(5 月 17 日—5 月 23 日)学校通过各学院推荐共产生 100 个左右项目入围校级复赛。大赛组委会依据评审规则对学院推荐项目进行形式审查,资格审查合格的作品参加商业计划书网评,专家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打分,排名前 70 名的作品参加校级复赛现场赛,排名第 71-100 名获三等奖。
2.校级复赛现场赛(拟定 5 月 28 日)
取校赛网评成绩前 70 名的作品参加现场赛,现场赛取一等奖 20名,二等奖 30 名,三等奖 20 名,并根据大赛组委会安排择优进入排位赛。项目路演包括项目陈述(含 PPT 及 1 分钟视频演示或实物展示,共 15 分钟)和回答评委提问(3 分钟)等两个环节,总计不超过 15/8分钟。现场赛评委组根据团队展示、答辩表现等综合因素进行综合评分。本轮比赛的作品需提交参赛项目材料及项目 PPT 展示电子文件,材料提交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比赛采用线下路演答辩方式进行。
3.备赛训练营(6 月 5 日—6 月 30 日)
根据校级复赛现场赛成绩,遴选优秀项目进入备赛训练营,大赛组委会根据备赛训练营内项目路演排序确定推荐参加省级复赛的排序。
七、奖励及经费保障措施
(一)奖项设置
1.学生奖励
一等奖:20 个,600 元/个;
二等奖:30 个,400 元/个;
三等奖:50 个,200 元/个。
2.指导教师奖励
一等奖:20 个,500 元/个;
二等奖:30 个,300 元/个;
三等奖:50 个,100 元/个。
(二)配套保障措施
1.大赛组委会各单位分工协作,保障比赛顺利进行。
2.经过遴选的项目,学校将重点培育,进一步优化,择优推荐参加湖北省比赛。
3.学校将赛事组织情况纳入各学院目标考核,在申报教研教改项目和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予以优先支持。
4.在比赛中涌现出的具有良好潜力的项目学校将积极培育、孵化,优先推荐给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并拿出专项经费支持其发展。
八、材料提交及要求
(一)大赛相关材料
1.项目汇总表电子档与学院/孵化器盖章及分管领导签字盖章的扫描电子档(附件 3),项目按推荐的优先级排好序,对应项目计划书依次排序。
2.学院院赛活动组织宣传报道材料(附件 4)。
3.报名“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团队,必须提交团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活动”总结材料,内容包括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活动取得的成效、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等(模板参照附件 5)。学院和孵化器同时将以上项目材料汇总打包后提交,打包文件命名为:XX 学院/孵化器“互联网+”大赛材料,于 5 月 16 日下午 17:00 之前,材料电子版统一送至指定邮箱:cxcy@ctgu.edu.cn,联系人:李慧,联系电话:0717-6399932。逾期未报送的(以扫描件发出时间为准),视为自动放弃。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相关材料
各学院做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组织实施工作,具体提交材料内容和时间根据省赛组委会要求另行通知。
九、有关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赛事宣传,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赛后要积极做好赛事总结,并将相关材料及时归档。
2.各学院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推动赛事顺利进行,进一步挖掘校友资源,进一步构建“本科生+研究生+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工作格局。
3.各学院要注重项目的培育,即使是创意组,也要求要有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参赛项目可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结合,与专业结合,形成与学科优势结合的合力。
4.各学院要加强协作,倡导跨学院组建参赛团队。在比赛实践中注重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的建设。
5.各学院要结合本次大赛,进一步摸清我校学生创业基本情况,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创业情况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