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研究... >> 培养方案 >> 正文

三峡大学化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0年09月22日 09:47  点击:[]

化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300)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具有政治素养与使命感,具有宽广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化学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具备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文献阅读、学术交流能力,初步具备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以及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工具。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非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三、研究方向

1.无机化学:

主要围绕能源环保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开展功能配合物化学以及光电功能无机材料的研究,深化对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认识,以所需性能为导向,设计、合成与组装目标化合物体系,重点研究其组装策略、复合途径、可控合成与相应性能之间的深刻关系。

2.有机化学:

主要研究天然产物及生物活性分子的提取分离、结构签定、合成及利用;有机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检测;不对称催化技术与绿色合成方法研究;药物合成工艺与原料药研究。

3.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主要围绕光--化学能的转换与储存,交叉形成能源化学方向,系统开展能源材料的化学结构设计、调控、能量存储与转换机制等研究,开展各种新型电池中涉及的催化剂以及电池材料的设计。

4.分析化学:

针对药品、食品、环境、生命体系等复杂样品,研究现代高效率、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分离、富集及分析方法,并研究现代分析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模块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修课要求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

基础课

09000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考试

必修

1

7学分

0900000003

自然辩证法

16

1

考试

必修

1

1400000001

第一外国语(英语)

64

4

考试

必修

2

学科

基础课

0407030001X

化学前沿

16

1

考查

必修

1

不低于11学分

0407030002X

现代分析技术

32

2

考试

必修

1

0407030003X

专业英语与科技论文写作

32

2

考试

必修

1

0407030004X

高等物理化学

48

3

考试

必修

1

0407030005X

高等无机化学

48

3

考试

选修

1

0407030006X

高等有机化学

48

3

考试

选修

1

学科

专业课

0407030007X

配位化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不低于6学分

0407030008X

电化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0407030009X

催化化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0407030010X

高等有机合成

32

2

考查

选修

2

0407030011X

高等有机结构分析

32

2

考查

选修

2

0407030012X

高分子化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0407030013X

药物合成工艺

32

2

考查

选修

2

0407030014X

天然药物化学

32

2

考查

选修

2

0407030015X

计算化学与分子设计

32

2

考查

选修

2

公共

选修课


研究生院统一公布






不低于2学分













实践环节

0407030016X

科研实践


3


必修


不低于

5学分

0407030017X

学术交流


1


必修


0000000020X

教学实践


1


选修


0000000020X

社会实践


1


选修


0000000020X

助管和学生辅导员


1


选修


0000000020X

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


1


选修


补修课

0407030021X

结构化学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需补修且不计学分

0407030022X

分析化学






学分要求:化学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5学分,实践环节不少于5学分。

五、实践环节(实践内容、实践方式、时间及学分、要求与考核等)

实践环节包括科研实践、学术交流、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科研实践、学术交流为必选项),实践环节总共不少于5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科研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需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课题,从事社会调查、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等工作,参加研究组的组会和研讨会,撰写文献综述报告、研究论文等,鼓励用英文汇报讨论和撰写论文,由导师和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计3分。

(二)学术交流

研究生就读期间,参加校内学术会议或讲座不少于12次,并在校内外公开做报告1次以上,鼓励导师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由导师和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合格者计1学分。

(三)教学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根据需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中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应控制在24学时。授课前研究生要跟班听课2周,听课期间要认真做好记录、答疑、批改作业等辅导工作,上课时指导教师要亲自听课并做具体指导和评价工作。教学实践结束,硕士生要填写教学实践考核表,计1学分。

(四)社会实践

研究生就读期间,可根据学习、科研和工作需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填写社会实践考核表,由相应的组织者或导师与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一次活动计1学分。

(五)助管和学生辅导员

强化研究生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承担学校职能部门、各学院管理部门的辅助管理、实验室管理、学生咨询服务等工作,不少于6个月,由相应的组织者或导师与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计1学分。

(六)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

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类学科竞赛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活动并获得奖项者,计1学分,由相应的组织者或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认定。

六、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充分发挥集体指导和团队培养的优势,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坚持科教结合,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研究生培养,重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节,加强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

(二)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国际、国内合作平台,努力推动联合培养、学分互认、海外实习、短期交流等研究生培养国际化进程,鼓励并创造条件资助硕士生赴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访学、研修。

(三)研究生入学后两周内,应在导师(组)指导下,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录入到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个人培养计划应包括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科研训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同时打印纸质版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经导师、学位点负责人签字后交学院存档,学生个人留存一份,培养计划一经确定不允许随意改动。

 

七、中期考核(考核方式、时间及内容等)

中期考核是研究生按照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规定环节获得规定学分后,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对研究生品质、专业情况进行的全面考核。一般在第四学期内完成,它是检查、督促研究生加强自身修养,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培养质量的有效机制,中期考核以答辩形式进行,考核内容主要有1、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安排进行;2、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3、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4、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中期考核评议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两种。中期检查合格者,根据考核组意见,继续进行论文研究与写作工作。中期考核未合格者将不能进入学位论文工作,根据考核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其导师应及早调整方案,可于3个月后再次申请检查。

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论文答辩及授位要求等)

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既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一)论文选题

硕士生应在广泛阅读文献和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和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现状的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课题选择尽可能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相结合。研究课题选择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研究等,但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理论意义或实践应用价值。

(二)论文开题

相关要求遵照《三峡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规定(暂行)》执行。

(三)论文中期检查

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学位论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加强论文中期检查。相关要求遵照《三峡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规定(暂行)》执行。

(四)论文撰写和质量保障

规范学位论文撰写,遵照《三峡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执行;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关于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遵照《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办法(试行)》(三峡大研[2018]5号执行。

(五)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时,在满足其他培养要求外,科研成果需在本学科以下类别期刊中至少公开发表1篇论文:

1SCIEI源刊;

2)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

3)三峡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导期刊。

为规范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和保证学位授予质量,遵照《三峡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资格认定标准(暂行)(三峡大研〔201428号)、《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办法(试行)》(三峡大研[2018]5号)、《三峡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实施办法(暂行)》(三峡大研〔20187号)、《三峡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三峡大研〔201427) 等文件相关规定执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环节,论文全文重复率不得高于30%

九、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主要经典著作

1. F.A. Carey, R.J. Sundberg.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第五版(2010

2. J. March. AdvanceOrganic Chemistry:reactions, mechanisms and structure, 第四版(1992

3. 陈慧兰等 编,《理论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 王茹 著,《高等无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12

5. 项斯芬 ,《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 F.A. Cotton, G. Wilkison, C.A. Murillo, M. Bochmann,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6th Ed. 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9.

7. 朱文祥等 编,《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1993

8. 唐宗薰 著,《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 魏荣宝 著,《高等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10. 裴文 著,《高等有机化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1. 荣国斌 著,《高等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2. 傅相锴 著,《高等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3. 汪秋安 著,《高等有机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4. R. Silverstein 著,《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解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15. 宁永成 著,《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6. 刘粤惠 著,《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7. 陈晶曦 著,《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8. 易大年 著,《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9. 丛浦珠 著,《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0. 苏克曼 著,《波谱解析法》,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1. 陈耀祖 著,《有机质谱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2. 邵荣,吕慧华,许伟 等编,《新编化学化工专业英语》,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3. 夏淑萍,邓珞华 著,计算机文献检索[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4. 俞庆森,朱龙观 著,《分子设计导论》,北京蓝色畅想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5. 张万年 著,《现代药物设计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26. 仇缀百 著,《药物设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7. Gisbert Schneider Karl-Heinz Baringhaus著,唐赟 译,《药物分子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8. 徐筱杰,侯廷军,乔学斌,章威 著,《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9. 朱瑞新 著,《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基本方法原理概要与实践详解》,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0. Neal G. Anderson,Practical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ISBN13: 9780120594757, 出版社:Academic Press

31. 安德森 著,胡文浩,郜志农 等译,《实用有机合成工艺研发手册》,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2980582011

32. 赵德明 著,《有机合成工艺》,浙江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80994172012

33. 王延吉,赵新强 著,《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2029632015

34. 朱永法,姚文清,宗瑞隆 著,《光催化:环境净化与绿色能源应用探索》,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2115522015

35. 赵刚 等著,《绿色有机催化》,ISBN9787801646804,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

36. 丁奎岭,范青华 编,《不对称催化新概念与新方法》,ISBN9787122035233,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7. 布拉塞 著,《工业规模的不对称催化》,ISBN7562818770,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

38. 杨辉,卢文庆著,《应用电化学》,科学出版社,2007

39. 樊美公,姚建年,佟振合 等著,《分子光化学与光功能材料科学》,科学出版社,2007

40. 孙世刚 等著,《电化学丛书:电催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专业学术期刊

Nature, Science, ACS, RSC, Elsevier, Wiley, 中文学术期刊网等数据库化学相关期刊杂志。

说明:本培养方案适用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

 

下一条: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