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峡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以姓氏拼音为序)
组 长:李东升
副组长:代忠旭
成 员:丰 平、李德莹、张露露
秘 书:邵 蕾
二、选题及要求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应紧密围绕“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科研、生产实际、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要求。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应来自生产实践,倡导基于问题、基于项目、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工作量及任务目标适当的的课题。课题安排应符合本科生知识、能力、水平和工作条件的实际,满足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量的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工作量饱满,并能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努力完成任务。
1、课题应体现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和综合性,每年改进题目和新题比例应在70%以上。课题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际、社会实践的课题总数应≥80%。工程类专业应有设计和研究两方面的课题,且工程设计型课题应在80%以上,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2、课题类型分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两大类,毕业设计包含设计型和软件开发型,毕业论文包含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
3、毕业设计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确需团队合作方能完成的,可由多人进行共同研究,一般每项选题最多不超过3人,必须明确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在题目上加以区别,使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
4、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确有更改必要时,应由学生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送学院备案。进行到毕业设计(论文)总时间的三分之一以后不允许更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5、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由讲师及以上职称(含相当职称)的教师担任。高级职称教师必须参与指导毕业设计,首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需填写《教师首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各系主任同意,主管教学院长批准。
6、指导学生人数要求:
首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4人
中级职称(含相当职称)教师指导学生人数≤4人
高级职称教师指导学生人数≤8人
7、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原创性审查作为学生毕业答辩资格审查中的一项,教务处将会从学院随机抽选10%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查重,重复率超过30%的学生不得答辩,对于第一次查重中重复率超过30%的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修改;若修改后的最终重复率还是超过30%,学生将不得答辩,老师将取消带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
三、 2015届毕业生和指导教师情况
本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15人(金属材料工程58人;化学工程与工艺57人)。
我院各系具备指导教师资格在岗教师(含外挂)共计:31人。
材料工程系:9人 材料科学系:13人 化学工程系:9人
四、2014年秋季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日程安排
时 间
|
工作要点
|
工作程序和要求
|
二 ○ 一 四 年 秋 季 学 期
|
第九周
10
月30日
前
|
审定指导教师资格
|
首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需填写《教师首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
|
申报课题
|
各指导老师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已传附件和群共享)”,交各系主任汇总,于10月30日前报教学办。
|
第十周
11
月7日
前
|
评审课题
|
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审核(11月6日)。
|
确定课题
|
教学办汇总评审意见,反馈指导老师修改并确定课题。
|
第十一周
11
月14日
前
|
召开动员大会
|
分专业召开教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四场),由系主任宣讲新的管理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增强教师和学生认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性,讲解学校和学院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要求师生学习《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并加强诚信教育,杜绝弄虚作假和抄袭等不良行为。
|
第十二周
11
月21日
前
|
课题双选
|
教学办将毕业设计课题录入教务网,学生进教务系统进行选题(第一轮选题将不设人数上限)。
|
各系(部)主任根据学生选题情况、性质和难易程度,结合指导教师意见,双向选择,最终名单11月24日公布。
|
第十三周
11
月27日
|
正式见面
|
各指导老师与毕业生见面,向学生宣布毕业设计(论文)具体要求及有关规定,亲自下达任务。
|
第十五周
|
发放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
本届毕业设计(论文)一律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稿纸和封面,以班为单位到教学办领取。
|
第二十周
1
月16日
前
|
完成两大件
|
全体学生按我院规范化要求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两项成果
详情见《材料与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1、开题报告的正文撰写要求字数不得少于2500字,参考文献(含外文资料)15篇以上;
2、外文翻译应与课题相关,且有出处。
|
注:1、每个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必须有申报书和任务书。
2、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命名格式为:外文翻译学号姓名,开题报告学号姓名,例“开题报告2011107101张三”。
五、毕业设计(论文)2015年春季学期日程安排
时 间
|
工作要点
|
工作程序和要求
|
二○一五年春
季学期
|
第一周
3
月6日
前
|
提交两大件
|
学生提交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上交指导老师评阅。
|
第二周
3
月13日
前
|
评阅两大件
|
指导教师评阅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过程控制表》写出评语60个字以上并给出等级)各系将(电子文档)交教学办,以备学校抽查。
|
第三周
|
学院自查
|
全面对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的完成情况及写作规范进行检查。
|
教务处抽查
|
视导团老师抽查和各学院互查。
|
第十二周
5
月21日
前
|
提交成果
|
全体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包括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档)。
|
第十三周
5
月26日
前
|
指导老师
批阅成果
|
指导老师按规范要求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批阅成果,写出评语(60个字以上)(评语中要求明确写明有无抄袭、有无自己的观点等核心内容,按百分制计成绩)。对不具备答辩资格的学生要求办理缓答辩手续。
|
第十三周
5月27-28日
|
评阅成果
|
评阅教师批阅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评语中要求明确写明有无抄袭、有无自己的观点等核心内容,按百分制计成绩。)
|
第十三周
5
月29日
|
形式审查
答辩资格审查
|
答辩委员会根据规范化要求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进行形式审查,确定学生是否具有答辩资格。
|
第十四周
6月2-5日
|
毕业答辩
|
1、各答辩小组对学生逐个进行公开答辩,答辩结束后各系(答辩组)推荐校优(按学校下达的指标进行);
2、视导团老师对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进行抽查,对答辩情况进行巡视。
|
第十五周
|
上交答辩成绩及相关材料
|
答辩结束,各答辩组将毕业设计(论文)单科成绩报表、毕业设计工作量统计表和申报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名单及成果(含电子文档)等交教学办。
|
学院评优
|
学院答辩委员会委评审2015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确定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名单。
|
上报教务处
|
2015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和申报“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成果(光盘)报送教务处。
|
第十七周
|
缓答辩
|
2014
年6月22日
后安排二次答辩(补答辩)。
|
注:报送优秀论文全文电子档的具体要求:
1、推荐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必须准备简概电子版(即小论文),简概格式要求与发表论文格式相同,内容篇幅在3000汉字或小4号汉字(含图)A4纸5个页码以内。
2、论文电子文档格式为WORD2000或更高版本的“DOC”文件和经过转换不包含作者信息的PDF文档。电子文档内容包括纸质本论文的全部内容:封面页、目录、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电子文档的排版应符合学校对学位论文统一规范的要求。
我院各专业文件名格式为: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11075_080405_学号. PDF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11075_081301_学号. PDF
3、各指导老师要对学生提交的DOC、PDF文档认真检查验收,尤其是PDF文档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文件名是否符合要求、插(附)图、表是否完整、完好;②总页码与目录是否一致,中间是否缺页;③封面页、目录、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各项内容是否齐全。④PDF文档不包含学校名称、作者、导师、致谢等信息,以便于论文网上盲审,同时为保证作者论文版权,请在转换成PDF过程中应用安全属性(如禁止复制等)。
4、拟推荐为“省优”或“校优”的毕业设计(论文),其重复率不得高于25%。
六、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进程
起止日期
|
要求完成的内容及质量
|
2014
年11月29日
至
2013年
5月
21日
|
完成课题起止总时间;
|
2014
年11月27日
(星期四下午)
|
各指导老师与毕业生见面,向学生宣布毕业设计具体要求及有关规定,再亲自下达任务书;
|
2014
年11月28日
至
2015年
1月
16日
|
整理收集资料,明确课题任务,完成两大件: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
2015
年2月17日
至
2月
28日
|
毕业实习,撰写实习报告;
|
2015
年3月7日
至
5月
15日
|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完成论文结构的设计和撰写论文,提交初稿及修改论文;
|
2015
年5月18日
至
5月
21日
|
整理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完善并提交成果;
|
2015
年5月22日
至
5月
26日
|
教师批阅、评阅毕业设计(论文)成果;
|
2015
年6月2日
至
6月
5日
|
毕业答辩;
|
2015
年6月6日
至
6月
19日
|
成绩评定及推优工作。
|
本计划自发布起执行,教学办负责解释。
材料与化工学院教学办
2014年10月24日